济南市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第6期
济南市前期气候实况
3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偏高8.4℃;旬内全市无降水;平均日照时数91.8小时,较常年偏多25.1小时。
3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10.0℃,较常年偏高1.3℃;旬内降水量0.3mm,较常年偏少2.9mm,济南、莱芜最大0.5mm;平均日照时数65.0小时,较常年偏多1.7小时。
3月下旬,全市平均气温13.4℃,较常年偏高2.9℃;旬内各地无降水;平均日照时数85.8小时,较常年偏多6.2小时。
天气预报:预计4月上旬,受江淮气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3—4日有1次明显降水、大风和降温天气过程。旬降水量10~20mm,较常年(4.8mm)明显偏多;旬平均气温14℃左右,接近常年(13.5℃)略偏高。
杨树食叶害虫
一、美国白蛾
继3月28日商河县诱捕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后,3月30日,济阳区分别在曲堤镇和仁风镇诱捕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4月3日,天桥区监测到越冬代成虫,其它区县尚未发现。截至4月2日,全市共诱捕美国白蛾72头。
根据天气预报4月3日-4月5日全市将有一次明显降雨,4月8日气温回升,结合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预计4月中下旬,美国白蛾将进入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
防治对策:
1、加强越冬代成虫监测。根据当前天气预报,4月份气候非常适宜美国白蛾羽化,各区县务必加强监测,掌握越冬代成虫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为科学精准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2、消灭成虫。各地要积极利用各种条件消灭成虫,最大限度的降低虫口基数。
3、做好防治药剂药械准备工作。
二、春尺蠖
根据各区县春尺蠖监测调查结果,我市春尺蠖以轻度发生为主 ,章丘区、长清区局部中度发生,高新区局部中重度发生。目前春尺蠖幼虫仍以1-2龄为主,开始危害芽苞和嫩叶,预计4月上旬末中旬初为防治幼虫的关键时期。
防治对策:
1、继续加强监测。各区县要继续加强监测,掌握春尺蠖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测预报,并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2、喷药防治。根据监测调查结果,需要喷药防治的区域最好于4月上中旬进行喷药防治,推荐药剂包括:阿维菌素、甲维盐、除虫脲、印楝素、苦参碱等无公害药剂。实施飞机喷药的县区,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制定的相关飞机喷药防治技术规程操作,要科学施药,确保飞防安全。
三、杨树舟蛾
3月6日,商河县国有林场监测点首次诱到杨扇舟蛾1头,较去年提前12天,杨扇舟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是自2014年以来最早的一年;3月14日,商河县首次在玉皇庙水利站监测点监测到1头杨小舟蛾成虫,较去年提前21天,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是自2014年以来第二早的一年(2018年为3月13日)。4月3日-4月5日的降水也有利于杨树舟蛾的发生,各区县要继续加强杨树舟蛾,尤其是杨小舟蛾的虫情监测,避免局部暴发。
侧柏主要有害生物
一、双条杉天牛
全市部分双条杉天牛监测点诱捕双条杉天牛数量呈上升趋势,去冬今春的干旱天气导致柏树树势减弱,有利于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如果后期降雨对旱情无明显改善,各区县要警惕因该虫危害引起死树的现象,尤其是高速路两旁,山坡贫瘠的柏树林要加强监测调查,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二、侧柏毒蛾
侧柏毒蛾在我市1年发生2代,以卵在寄主鳞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孵化,取食嫩鳞叶危害。5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陆续老熟结茧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第2代幼虫随之出现。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8月底第2代幼虫相继羽化,并产卵越冬。
根据监测调查结果,目前侧柏毒蛾以1龄幼虫为主,仍有部分越冬卵还未孵化。侧柏毒蛾在我市一直处于有虫不成灾的发生态势,但该虫严重发生时可以把整株树叶吃光,需要做好虫情调查。
松树主要有害生物
一、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4-5月成虫开始羽化咬孔飞出,直至11月上旬结束,羽化盛期为5-6月。成虫活动适宜温度为20℃左右,一般在稀疏的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则以林缘感染最多;或自林中空地先发生,再向四周蔓延。伐倒木如不及时运出林外,留在林中过夏,或不经剥皮处理,则很快即被此虫侵害。
松墨天牛主要分布在我市的长清区和南山区,章丘区、莱芜区、钢城区近三年来均未诱到该虫。
防治对策:
1、加强监测调查。目前松墨天牛已开始羽化,有松林的区县尽快悬挂诱捕器。不同公司生产的松墨天牛诱捕器,效果差异很大,有松林的区县注意关注相关信息,选择效果好的诱捕器进行监测。
2、诱木诱杀。利用媒介昆虫喜爱在濒死木、衰弱木、死亡木产卵的习性在林间每3亩设1株诱木,也可在树上注入引诱剂。
3、砍伐处理病死树。清理粉碎病死树也是一种防治媒介昆虫的方法。
4、生物防治。利用花绒寄甲或管氏肿腿蜂等对松墨天牛蛹或幼虫的寄生性,可以在7月中下旬~8月下旬,在松林内释放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松墨天牛的天敌,最好在25℃以上的晴天进行。放蜂方法采用单株放蜂法、中心放蜂法或分片布点放蜂法,每10亩放肿腿蜂1万头、花绒寄甲1000头左右。
5、喷药防治。虫口密度大的区域可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松褐天牛羽化初期、盛期,飞机喷洒药或地面烟雾防治,药剂选用5%甲维盐或2%噻虫啉微胶囊剂或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绿色威雷)。
二、松阿扁叶蜂
松阿扁叶蜂在我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先后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交配产卵,幼虫于5月下旬大量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幼虫先后老熟,入土越夏越冬。
松阿扁叶蜂主要分布在莱芜区和南山区,根据越冬基数调查结果,预测该虫在莱芜区和南山区局部重度发生。目前松阿扁叶蜂已开始化蛹,4月中下旬将开始羽化。
防治对策:
1、加强监测调查。松阿扁叶蜂常发区域要合理布设监测点,通过悬挂黄色或绿色粘虫板诱捕松阿扁叶蜂,准确掌握辖区内松阿扁叶蜂发生情况,及时发布监测预报信息,做好监测调查,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2、药物防治。根据监测结果,发生重的区域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开展喷药防治松阿扁叶蜂幼虫工作,可选用药剂:除虫脲、阿维菌素、甲维盐等无公害药剂。
刺吸类有害生物
一、日本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1年发生2代,以1-2龄若虫越冬(越夏)。若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此时为干基打孔注药防治最佳时期),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出现成虫,并开始交配产卵,直至6月上旬大量的蛹、雌成虫及卵囊集中在枝桠处、树皮下,为第1个白色显露期(此时为天敌捕食期,应禁止打药)。第1代若虫出现盛期为6月上中旬,7月份为越下夏期,9月中下旬大量出现蛹、成虫及卵,此时为日本松干蚧第2个白色显露期(此时为天敌捕食期,应禁止大药);10月上旬为第2代若虫盛期,11月下旬开始越冬。
日本松干蚧主要分布在莱芜区、钢城区、章丘区和南山区,目前仍是打孔注药防治最佳时期,各区县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防治。
防治对策:
1、营林技术防治。
(1)封山育林。尽快恢复林分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控制日本松干蚧的重要措施。
(2)抚育间伐。及时修枝、间伐,以清除有虫枝、干和造成不适于蚧繁殖的条件;一般10年生以下幼林1公顷保留3000株,11-20年生的松林为2400株。
2、药物防治。树干打孔注药或针剂注射,抓住最佳用药时间: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中旬或8月中下旬,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的时机,用5%甲维盐和5%吡虫啉乳油1:1混合,根据胸径大小,每1cm注药1.5-2mL,每树斜向下打孔2-3个,每孔注入3-5mL,每孔深3-5cm或用3%甲维盐针剂注射的方法防治日本松干蚧。
二、蚜虫类
蚜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嫩叶、嫩芽、嫩梢,刺吸植物的嫩枝吮吸汁液造成植物干枯死亡生长缓慢。蚜虫分泌蜜露,不仅能吸引蚂蚁取食,造成蚂蚁聚集,还能诱发植株煤污病,除此之外,蚜虫排泄的蜜露含糖量高,滴落地面后发粘,影响市民行走。
我市2-3月份的干旱天气极利于蚜虫、飞虱、蚧壳虫等刺吸性害虫的大发生。如柏树上柏大蚜;松树上马尾(松大蚜)、雪松长足大蚜;杨树上白杨毛蚜、白毛蚜以及林木果树上的蚜虫等。各区县在做好监测调查基础上,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选用25%噻虫嗪1000-1500倍,70%吡虫啉1500-3000倍,40%啶虫脒1500倍、20%呋虫胺2000-3000倍液、10%烯啶虫胺1500倍等药剂,15%联苯·氟啶虫酰胺1500倍交替使用。
其他虫害
一、雪松长足大蚜
1、危害与发生特点
雪松长足大蚜危害雪松,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蚜虫分泌大量蜜露,受害雪松的枝条、树下地被植物及地面上均有蜜露,污染雪松下层枝叶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失绿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危害时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花絮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松树可诱发煤污病,污染地面及树下植物,严重影响雪松的生长和绿化景观。我市雪松栽植数量较多,应注意监测与防治。
2、防治方法
(1)刮除小枝上的蚜虫,冬季摘除带卵针叶。
(2)危害盛期,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噻虫嗪1000~1500倍液、40%啶虫脒1500倍液或1.2%烟碱·苦参碱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白皮松大蚜
1、危害与发生特点
近期调查发现白皮松松枝顶端及地下有蜜露,经观察分析为白皮松大蚜危害。该虫以成、若虫刺吸干、枝汁液。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在松大蚜的危害下,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松树可诱发煤污病,影响松树生长。华北地区一年发生十多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
2、防治方法
(1)冬季摘除、烧毁或深埋带卵针叶。
(2)秋末在主干上绑缚塑料环,其卵成为翌春食蚜蝇的最好食料。
(3)在危害盛期,向树冠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噻虫嗪1000~1500倍液、40%啶虫脒1500倍液或10% 氟啶虫酰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悬铃木方翅网蝽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在春天4月下旬悬铃木发芽长出叶片后开始危害活动,卵产在叶片背面的软毛中。几天后若虫从卵中孵化,若虫发育到成虫需要5个龄期。主要越冬场所为悬铃木主干或主枝的驳皮和缝隙、地面枯枝落叶以及树冠下的绿篱中。越冬时成虫常以背面朝向树干静伏于开裂的树皮内侧,一块开裂的树皮可容纳多头越冬成虫。在济南地区越冬成虫从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近期应提前预防,加强监测与防治。
2、防治方法
(1)异地苗木调运时,做好该虫的检疫工作。
(2)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上树前喷洒树干,上树危害后喷洒树冠底端。
(3)对于高大树木及不适宜喷雾防治树木可采取树干注药防治:在树基以上0.5~1m处,用高压树干注射机注射10%吡虫啉原液,注射完药液后立即用植物伤口愈合剂与粘泥混好的粘土封堵注射孔。
(3)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四、大叶黄杨叶螨
1、危害及发生特点
大叶黄杨叶螨也叫火龙虫、红蜘蛛。主要聚集在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常造成大叶黄杨叶片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达10余代,多则20~30代。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
2、防治方法
(1)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红蜘蛛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
(3)夏季红蜘蛛量不影响树木生长时,可喷清水冲洗。
(4)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40%炔螨特2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柏小爪螨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柏小爪螨真螨目,叶螨科,小爪螨属。可危害桧柏、侧柏、龙柏等各种柏类及云杉、雪松和马尾松等多种常绿植物。近年在济南地区危害普遍,需引起足够重视。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柏叶间缝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若螨孵化刺吸危害。5月中旬出现第一代卵和大量若螨,借风力传播,以后各代繁殖和发育极不整齐。夏季雨期虫口密度下降,9月又出现一次小危害高峰,10月雌成螨产卵,随着气温下降,以卵越冬。
2、防治方法
(1)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
(2)虫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六、合欢木虱
1、危害及发生特点
合欢木虱是合欢的一种常见虫害,危害合欢。以成虫、若虫在叶片上刺吸危害,造成植株长势减弱,枝叶疲软、皱缩,叶片逐渐发黄、脱落。合欢木虱危害时有白色丝状排泄物分泌可诱发煤污病,危害严重时合欢叶片枯黄脱落,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生长与观赏。合欢木虱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就陆续进入危害高峰,可以从合欢发芽一直危害到合欢叶片脱落时。一年发生3~4代,11月以后以成虫在树皮裂缝、树洞和落叶下越冬。
2、防治方法
(1)冬末春初在合欢枝干或周围杂草上喷施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以消杀越冬的成虫。并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销毁。
(2)危害期可用5.7%甲维盐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25%噻虫嗪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20%噻虫胺1000~15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3%啶虫脒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主要病害
一、鸢尾花叶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鸢尾花叶病是病毒性全株病害,是鸢尾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植物茎叶。病株叶片叶色变深,并镶嵌纵向长条黄色条斑。花上也出现黄色斑,使花呈现斑驳状。病株生长不良,叶片畸形,花形变小。该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带毒汁液摩擦传播,蚜虫大发生时发病重。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毒品种,西班牙鸢尾、德国鸢尾发病较重、症状明显。
(2)拔除感病植株的球根并集中销毁。
(3)及时防治传毒介体蚜虫。
(4)喷施7.5%克毒灵水剂1000倍液、5%的氨基寡糖素水剂500~800倍液,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金叶女贞褐斑病
1、危害与发生特点
金叶女贞褐斑病是危害我市金叶女贞顽固性病害,4月上旬开始发病,危害刚长出的叶片,也会让新叶不易萌发,整体生长缓慢。受害叶片生出褐色斑点,叶片发黄、干枯,影响金叶女贞的观赏性,且阻碍正常生长。植株过密、环境湿度大时更易生病,且与地面近的叶片发病会更重一些。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是第二年重要的初侵染源。
2、防治方法
(1)4月上旬开始喷洒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修剪后,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预防金叶女贞褐斑病。发病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及时剪除病枝残体,清扫枯枝落叶,初春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病情,早治疗。
(3)适当进行修剪,剪除过长枝、徒长枝和嫩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流胶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流胶病,主要危害桃、李、杏、榆叶梅、碧桃、樱花、合欢、栾树等植物。该病可引起树势早衰,叶变黄,其主干和主枝及小枝均可发生,在济南地区发生较普遍。一般从发病原因上,主要分为非侵染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侵染性流胶病1年有两个发病高峰,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2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生理性流胶无明显的发病高峰,这是侵染性流胶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对病树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保持稳定的树势。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其它病虫害,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2)消灭越冬菌源。在冬季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层,集中烧毁,然后喷5度的石硫合剂,后进行树干、大枝涂白,消灭越冬菌源、虫卵。树木发芽前喷施3~5度的石硫合剂,杀灭活动的病菌。
(3)涂药防治。刮除胶块后,用靓果安原药或溃腐灵原液涂抹病处,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3~4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生长季适时喷药。5月上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喷50~100倍靓果安、6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多菌灵等进行预防。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500倍液80%乙蒜素+15%吡唑醚菌酯或辛菌胺醋酸盐、噻霉酮等,交替连喷2~3次。
四、杨柳腐烂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杨柳腐烂病为杨树、柳树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树木的树皮,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杨柳腐烂病发生在主干或枝条上,典型症状是烂皮,导致枝干枯死。主干或大枝初发病时,出现不规则形水肿斑块,病部皮层组织变软、多水,易剥开,散发有酒糟气味,表面呈浅褐色。后期病部失水,树皮干缩下陷或病斑中部龟裂,有的从边缘产生裂缝,剥开病皮,可见皮层呈腐烂状,纤维分离,木质部变成褐色。病菌以菌丝、子囊壳、分生孢子器在树皮病斑里过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病斑继续扩大,4月中旬开始进行初侵染,病菌孢子借风扩散到树皮上,由伤口等处侵入。一年中4月和8月发病最严重。
2、防治方法
(1)对已枯死或严重染病的树木及枯死枝条,要及时伐除或修剪掉,伐除的树木及枝条要集中烧毁,严防病菌扩散。
(2)加强树木肥水等养护管理,增强树势,增加抗病能力。
(3)发病期喷5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43%戊唑醇10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200倍液。
(4)对较大病斑可在病斑上涂1%溃腐灵50~80倍液加渗透剂、40%福美胂50~1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