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720/2023-00264 组配分类: 专家解读
  • 成文日期: 2023-06-30 发布日期: 2023-06-3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标题: 【专家解读】《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年)》
  • 发文字号:
【专家解读】《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年)》
信息来源: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王家福,198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原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调查监测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会员、山东省生态学会会员、山东省林学会会员、山东省测绘学会会员。近几年获厅级以上优秀成果20余项,在省级以上中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2023年7月3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邀请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研究员王家福对《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

问:济南市编制《规划》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答: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事关国土生态安全。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人为活动加剧、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旅游用火不断等因素叠加影响,济南市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严峻复杂。济南市林区面积大,林城交织,林农交错,随着城市发展,有不少近郊山已变为“城中山”,林区周边社情、民情、林情复杂,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历史上,济南市曾发生3次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前,济南市正在深入贯彻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同时也应看到,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森林火灾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监控覆盖面、预警准确性、反馈及时性有待提升;现有林火阻隔、信息调度、水源地、防火道路等防火基础设施薄弱;森林消防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营房、训练场等基础保障设施,大型、高效灭火装备偏少,特别是以水灭火装备缺乏,控制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能力不足;防火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适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防范化解森林火灾潜在风险,解决森林防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于2021年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认真履行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评审、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后,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经市政府同意,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日前印发了《规划》。

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最新成果,结合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未来五年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进行了统筹谋划,通过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防火物资储备,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济南市森林火险预警、瞭望监测、信息指挥、林火阻隔、森林航空消防等各项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济南市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减轻森林火灾损失,为济南市森林防火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问:《规划》建设项目覆盖范围包括哪些?

答:综合考虑济南市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未来森林防火能力建设需要,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高新区、南部山区10个区县及天桥区、槐荫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黄河风貌带部分区域,总面积830477.17公顷,占济南市总面积(10244.45平方公里)的81.07%。

问:《规划》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答:《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建立完善规划区内森林防火预防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科学防火、预警响应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初始火处置能力,从源头防范森林火灾风险,全面提升防火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预防为主、物防技防人防结合。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森林防火必须立足于预防为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预警监测,建立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森林火险分级预警模式和响应机制;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加大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力度,提升防范森林大火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处置,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组织指挥水平,提升空中灭火、以水灭火、机械化灭火能力;精心组织,科学指挥,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根据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火灾发生实际情况,与国家的分区施策相衔接,合理划分治理区域,针对各区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治理措施。突出重点,对重点治理区域重点倾斜,加大投入力度,提升重点区域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突出防火道路、塘坝、蓄水池等基础性、长远性工程建设;落实责任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科学防火,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优先、加强培训。加强森林防火、灭火理论研究,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森林防火、灭火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控森林火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注重森林防火业务与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齐抓共管。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气象、航空、通信、新闻、文化、教育、民政、交通、旅游、武警、军队等多个行业部门,是一项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要在政府的领导下,林业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并按各自的职责范围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形成预防森林火灾的整体合力,真正建立起“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的森林防火工作机制。

问:《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保障体系建设,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提升济南市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形成完备的森林火灾预防和保障体系,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治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水灭火为主结合风力灭火、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有机结合,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

具体目标:

1.森林火灾受害率。指受害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千分比。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2〕60号)精神和全国森林防火规划,结合济南市实际,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林区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极端气候增多和资源总量增加,济南市将长期处于森林火灾高危期和易发期等因素,将本规划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目标确定为0.9‰。

2. 24小时火灾扑灭率。指24小时之内明火扑灭起数占森林火灾总数的百分比。考虑到目前森林防火工作重心向深化源头管控、全力防范风险纵深拓展,治理方式向实化群防群治、依法严格管理纵深拓展,基础建设向科学统筹规划、不断提质增效纵深拓展,火灾扑救向推广以水灭火、强化空地一体纵深拓展,安全建设向注重抓在平时、关键严在战时纵深拓展,森林防火难度加大,加之目前控制森林大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规划将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目标定为力争达到95%以上。

3.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指视频监控、智能语音和图像采集卡口、瞭望哨(台)、航空或人工巡护观测到的林地面积占全部林地面积的百分比。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规划区内基本形成了由视频监控、智能语音和图像采集卡口、瞭望哨(台)、防火检查站、护林房等森林预警监测设备、设施组成的森林预警监测系统,全市监控覆盖率达到80.1%。由于济南市林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建设视频监控、瞭望台等设施难度大、成本高,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提高”的原则,实施视频监测系统建设和人工瞭望设施建设,完善规划区内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扩大瞭望监测范围,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前期达到91.94%,规划期末达到95%。

4.重点林区路网密度。指每公顷林地内防火道路的长度。全市林区现有防火道路2059.7公里,重点林区路网密度4.5米/公顷,但断头路、简易路较多,通行能力差,影响火灾扑救。规划拟新建简易车行道93.7公里,改造提升车行道200.8公里。力争实现重点林区防火路网密度前期达到4.65米/公顷,规划期末达到4.69米/公顷。

问:《规划》主要建设内容有哪些?

答:本期规划,将重点实施森林火情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通讯指挥系统、水源地系统、防火道路系统、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航空消防系统、火源管控系统、宣传教育系统、防火物资储备工程等“十大工程”,形成完备的预防、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推进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现代化强省会保驾护航。

1.预警监测系统工程:新建视频监控点(含铁塔)64处,利用现有通讯铁塔增设摄像头85处,升级改造现有老旧视频监控点设备37处;对建设较早、损坏严重的241处智能语音和图像采集卡口进行更新改造,同时新建354处智能语音和图像采集卡口;新建31座瞭望哨(台),修缮提升26座瞭望哨(台);新建85座固定森林防火检查站,改造提升6座防火检查站;新建永久护林房5座,改造提升现有护林房5座;新增无人机32台。

2.林火阻隔工程: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通过改植耐火树种逐步替换易燃树种,结合国土绿化工程新造57.6km生物防火隔离带;沿山脊区域构建25.6km工程防火隔离带。

3.通讯指挥系统工程:完善提升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平台;改造4处区县森林防火监控平台;改造2处国有林场视频监控平台;新增防火车81辆;采购510部通信终端服务,持续提供森林防火实时对讲通讯服务。

4.水源地建设工程:新建24座塘坝、343座蓄水池。

5.防火道路建设工程:新建简易车行道93.7km,改造提升车行道200.8km。

6.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工程:新增森林消防专业队员1476人。改造营房22处,新建营房2处,配置相应的消防专业队伍防火机具装备。

7.航空消防系统工程:规划将区域内47处水库作为航空灭火水源的取水点;新建4处直升机临时停机坪。

8.火源管控工程:严格落实禁火令、加强墓地管理、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基层森林防火工作。

9.宣传教育工程:新建1834处固定宣传标牌,设置89个防火电子显示屏;定期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和防火宣传。

10.防火物资储备工程:改造4处现有区县级物资储备库、新增1处区县级物资储备库,适度补充物资储备库。改造国有林场物资储备库600m2、新建国有林场物资储备库440m2;森林防火重点镇街根据自身实际,改造或新建44处镇街物资储备库。

问:如何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答:加强上下联动,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责,市和各区县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规划》建设资金落实。加强对上争取,根据《规划》确定的建设内容和项目,积极做好对国家和省级森林防火项目的申报工作,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部门协同,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将水源地、道路建设等有关项目资金向森林防火建设重点项目倾斜,推动《规划》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组织管理,统筹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组建市区两级项目建设专班,采取“工程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工作法,确保《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


相关链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关于印发《济南市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 年)》的通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