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第11期
济南市前期气候实况
6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26.1℃,较常年偏高1.3℃;平均降水量1.2mm,较常年偏少11.4mm;平均日照时数101.1小时,较常年偏多22.2小时。
6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26.8℃,较常年偏高0.6℃;平均降水量11.4mm,较常年偏少13.0mm;平均日照时数80.6小时,较常年偏多1.4小时。
6月下旬,全市平均气温29.4℃,较常年偏高3.0℃,是历史同期第5位高值;平均降水量31.7mm,较常年偏少16.8mm;平均日照时数90.4小时,较常年偏多21.1小时。
6月全市平均气温27.5℃,较常年偏高1.7℃;平均降水量44.4mm,
较常年偏少41.1mm;平均日照时数272.1小时,较常年偏多44.1小时。
天气预报:预计7月上旬平均降水量15~30mm,较常年(51.3mm)偏少;平均气温29~30℃,较常年(27.2℃)偏高;最高气温39℃左右,出现在6日白天。
2023年济南市上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及下半年预测
2023年上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9.67万亩,同病虫发生面积总计72.39万亩,较去年增加4.2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达150.8万亩,其中飞机防治作业面积73.11万亩,地面喷药防治作业面积38.4万亩,人工物理防治作业面积22.57万亩,生物防治作业面积16.72万亩,释放周氏啮小蜂21.2亿头。无公害防治率99.77%。
一、上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具体发生情况
根据各区县的统计,目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9.67万亩,其中轻度发生68.52万亩,中度发生1.05万亩,重度0.1万亩。同病虫发生面积总计72.39万亩,同比增加4.23%,其中病害5.12万亩,同比增加19.91%;虫害67.27万亩,同比增加3.21%。
(一)松材线虫病:2023年上半年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0万亩。
(二)杨树病害:2023年上半年杨树溃疡病发生面积5.12万亩,同比上升19.91%。
(三)美国白蛾:2023年上半年发生面积42.79万亩,同病虫新发生面积42.86万亩,较去年增加4.36%,第一代美国白蛾在全市各区县均有分布,以轻度发生为主,呈点多面广发生态势,高新区、起步区、平阴县、商河县的部分村庄四旁及围村林、高压线周边以及树木高大的苗圃等重点区域局部中重度发生。
(四)杨树食叶害虫:2023年上半年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11.61万亩,同比增加22.86%。春尺蠖发生面积3.72万亩,同比减少20.85%。杨扇舟蛾发生面积0.69万亩,同比减少46.09%;杨小舟蛾发生面积7.2万亩,同比增加37.67%。
(五)松树食叶害虫:2023年上半年松阿扁叶蜂发生面积2.7万亩,同比增加5.88%;赤松毛虫发生面积0.05万亩,发生较轻,有虫不成灾。
(六)侧柏毒蛾:2023年上半年侧柏毒蛾发生面积0.75万亩,同比增加36.36%。
(七)蛀干害虫:2023年上半年双条杉天牛发生面积1.1万亩,较去年减少7.56%;光肩星天牛发生面积0.44万亩。
(八)刺吸性害虫:2023年上半年草履蚧发生面积1.52万亩,较去年增加11.76%;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面积为0.81万亩,同比增加17.39%。
(九)舞毒蛾:2023年发生面积0.1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清区。
(十)日本松干蚧:2023年上半年日本松干蚧发生面积2.68万亩,同比下降14.86%。
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原因
(一)病害发生加重。杨树溃疡病依然较重。虽然上半年4-5月降水较多,杨树树势较好,但是2022年杨树病害流行,病原菌基数大,造成杨树溃疡病的加重。
(二)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危害严重。2023年上半年的气温回升迅速,4-6月份降水偏多,有利于鳞翅目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和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发育,发生形势依然严峻。
三、下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预测
根据上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监测情况,结合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预测下半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在20万亩左右,其中病害6万亩,虫害14万亩。
(一)松材线虫病。预测下半年新发生面积0万亩,但不排除新发现的可能。
(二)杨树病害。预测下半年杨树病害新发生面积6万亩,其中杨树溃疡病新发生面积1万亩,杨树黑斑病发生面积5万亩。
预测依据:上半年杨树溃疡病发病重,下半年仍有新发生面积。杨树黑斑病的发生与降雨量以及降雨日的多少关系密切,下半年若出现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杨树黑斑病发生重;若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杨树黑斑病发生较轻。
(三)美国白蛾。预测下半年美国白蛾新发生面积5万亩。
预测依据:下半年美国白蛾发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第一代美国白蛾虽以轻度发生为主,但是点多面广的形势很容易扩散蔓延甚至暴发成灾;二是部分村庄四旁及围村林、高压线周边以及树木高大的苗圃、物流丰富的工厂厂区等漏防区域虫源居高不下,防治不利极易暴发成灾。预测全市下半年美国白蛾新发生面积5万亩左右。
(四)杨小舟蛾。预测下半年杨小舟蛾新发生面积7万亩
预测依据:受气候影响,第三、四代杨小舟蛾易在我市黄河沿岸区县暴发,预测下半年杨树舟蛾新发生面积7万亩。
(五)蛀干害虫。松墨天牛新发生面积0.5万亩,双条杉天牛新发生面积0.5万亩。
预测依据:根据松墨天牛监测情况,预测下半年松墨天牛发生面积0.5万亩。6月份的干旱天气造成柏树树势衰弱,预测下半年双条杉天牛新发生面积0.5万亩。
(六)悬铃木方翅网蝽。预测下半年新发生面积0.5万亩。
(七)日本松干蚧。预测下半年新发生面积0.5万亩。
(八)其他害虫。预测赤松毛虫、杨扇舟蛾、侧柏毒蛾、光肩星天牛等下半年无新发生面积。
其他虫害
一、黄栌丽木虱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危害北京红栌、美国红栌、黄栌等植物。以若虫、成虫刺吸危害黄栌顶梢的嫩芽、幼叶背面及花序。成虫、若虫群集于当年新生幼芽、嫩叶上危害,造成枝梢弯曲、变黑,叶片皱缩、叶缘上卷,呈“匙”形,生长不良,严重影响黄栌生长。在若虫期分泌蜡质物,覆盖在叶片和嫩梢上,诱发煤污病,不仅影响光合作用,不利黄栌的生长,还影响黄栌的观赏效果。黄栌丽木虱1年发生2代,以第2代成虫在枯枝、落叶、杂草丛、土块下及土缝中越冬。翌年4月初,当黄栌发芽时,越冬成虫出现,刺吸黄栌新生枝叶,补充营养。5月底6月初若虫羽化为成虫,进入第1代成虫高峰期。6月中旬为第2代卵孵化盛期,6月底7月初若虫进入羽化高峰期,以第2代成虫越冬。
2、防治方法
(1)在若虫孵化期或成虫羽化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25%噻虫嗪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20%噻虫胺1000~15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3%啶虫脒2000倍液等,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2)保护天敌:寄生蜂、异色瓢虫等。
二、紫薇绒蚧
1、危害及发生特点
紫薇绒蚧属同翅目绒蚧科。在中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绿化植物的重要害虫。危害紫薇、石榴等花木,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虫口密度大时枝叶发黑,叶子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该虫在山东地区1年发生3~4代。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紫薇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2、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虫害危害严重、带有越冬虫态的枝条后刷涂石硫合剂,消杀越冬幼虫。
(2)药剂防治:对发生严重地区,除加强冬季修剪与养护外,可在早春萌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若虫。生长季抓住若虫孵化期用药,可选用喷洒30%蜡蚧灵1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3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
三、梨网蝽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梨网蝽又名梨花网蝽、梨冠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主要危害樱花、梨、苹果、贴梗海棠等。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背面出现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危害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导致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枝干翘皮裂缝、杂草及土、石缝中越冬。4月上、中旬开始陆续活动,飞到寄主上取食危害。5月中旬以后各虫态同时出现,世代重叠。7~8月危害最重,危害至11月上旬以后,成虫寻找适当处所越冬。
2、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清除杂草、落叶,集中烧毁,可减少虫源,减轻来年危害。
(2)成虫、若虫危害期,喷洒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
四、蔷薇叶蜂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蔷薇叶蜂,属膜翅目三节叶蜂科,又名月季叶蜂、蔷薇三节叶蜂、玫瑰三节叶蜂、黄腹虫。除危害蔷薇外,还危害月季、黄刺玫、玫瑰等绿化植物。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常数十头群集在叶片上,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粗叶脉。雌虫产卵于枝梢,可使枝梢枯死,极大的影响月季正常生长及花的观赏价值。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翌年4~5月间化蛹,6~7月间成虫羽化,7~8月产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份以第二代老熟幼虫入土做茧越冬。
2、防治方法
(1)冬春季在花木附近挖茧,消灭越冬幼虫。
(2)在成虫产卵盛期剪除产卵枝梢。
(3)幼虫发生期人工捕捉幼虫。
(4)幼虫发生期,可选用生物农药: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800~1000倍液,也可用化学农药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斑衣蜡蝉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危害臭椿、香椿、地锦、月季、蜀葵、苦楝、洋槐、榆、合欢、柳树等多种绿化植物。若虫、成虫刺吸嫩叶、枝干汁液,其排泄物可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嫩叶受害造成穿孔,受害严重时叶片破裂,枝条枯死。一年1代,以卵越冬。在北方,越冬卵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若虫常群集于植物的幼茎、嫩叶的背面危害,受惊扰即跳跃逃避。成虫于6月中下旬出现,受惊猛跃起飞,迁移距离1~2m。若虫、成虫都有群集性,弹跳力强。8月中下旬产卵块在背风向阳处的茎蔓、枝干上。成虫寿命长达4个月,于10月下旬逐渐死亡。
2、防治方法
(1)结合冬季修剪、整枝,消灭枝干上的卵块。
(2)释放天敌平腹小蜂,达到生物控制斑衣蜡蝉的目的。
(3)若虫或成虫期,使用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发生严重区域,建议少种或不种臭椿、香椿等主要寄主植物,以减少虫源。
六、月季红蜘蛛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月季红蜘蛛可为害月季、蔷薇、桂花、石榴、玫瑰等100多种植物。刺吸为害嫩梢、幼叶及花,叶片出现褪绿黄点,后成为黄褐斑,造成提早落叶。红蜘蛛对月季的危害是从下部叶片开始的。它主要以成螨、若螨、幼螨群集于叶背,吐丝结网,吮吸汁液。开始时在受害叶上形成灰白色小点,而后叶片黄弱,似被火烤干,危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以雌成虫、若虫在寄主枝干表层缝隙间以及土壤中、田间杂草根部越冬。第2年春天3~4月份开始活动;1年可发生20多代。5~10月天气旱、气温较高时,虫口密度迅速增加。
2、防治方法
(1)及时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红蜘蛛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3)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3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七、黄刺蛾
1、危害及发生特点
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刺蛾、八角虫、八角罐、洋辣子、羊蜡罐、白刺毛。危害杨树、榆树、海棠、石榴、牡丹、紫薇、大叶黄杨等多种植物。主要以幼虫啃食叶肉危害,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秆。在山东地区1年发生2代,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6月中旬~7月上中旬发生,第l代成虫7月中下旬始见,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开始老熟结茧越冬。7~8月间若高温干旱,黄刺蛾发生严重。
2、防治方法
(1)秋冬季摘除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越冬虫源。
(2)低龄幼虫多群集取食,被害叶显现白色或半透明斑块较易发现,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加以处理。
(3)成虫羽化期,可灯光诱杀成虫。
(4)在幼虫盛发期喷洒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20%氰戊菊酯15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
八、悬铃木方翅网蝽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济南市发生普遍,个别路段及小区危害较严重,需及时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近期悬铃木方翅网蝽建议选择喷雾法进行防治。
(1)生物农药:喷洒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5.7%甲维盐3000~4000倍液或1.2%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
(2)化学农药:2.5%联苯菊酯乳油2000~2500倍、20%杀灭菊酯乳油1500~2000倍、40%杀扑磷乳油1000~1200倍、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0~2000倍。
主要病害
一、麦冬黑斑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麦冬叶片,受害麦冬叶尖开始发黄变褐,逐渐向叶基部蔓延,病、健交界处颜色较深,有时叶片上产生水渍状、不同颜色的病斑。发病后期,全叶发黄枯死,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绿化景观。5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可持续到10月。病害发生发展与雨水关系较大,雨季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1)选择叶色翠绿的健壮株、无病株做种苗。
(2)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补上健苗,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800倍液或30%精甲恶霉灵2000倍液灌根处理病区。
(3)发病普遍时,可剪去1/3病叶,并加强肥水管理,当年抽的新叶,再喷1:1:100波尔多液、25%丙环唑乳油500~1000倍液、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万霉灵600倍液,每10天喷药1次,连续3次。
二、棣棠叶斑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在近叶缘处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至白色病斑,有的深入至中脉处,严重时可引起棣棠叶片枯萎,影响生长。病斑周缘褐色,边缘较宽,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秋季发病较多,危害较重,一般高温多雨年份发病早且危害重。
2、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落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4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800倍液防治。
三、荷花黑斑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荷花黑斑病,又名褐纹病,危害荷花、睡莲、王莲、芡实等植物。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浅黄色斑点,后叶片出现褪绿黄斑,以叶背面更为明显,后期病斑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褐斑,直径5~15mm。边缘有时具黄绿色晕圈,周围至中央淡褐色,周边暗褐色,病斑具同心轮纹,其上生黑色霉层。发生严重时,叶片焦黄,似火烧,不能开花,提早死亡,影响荷花的观赏价值。
2、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清除病残叶。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缸栽时要更换新土种植。
(2)加强栽培管理,适量增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临近发病期,每5~7天喷1次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3~4次,可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3~4次。
四、柳树叶斑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危害柳树叶片,病斑初期为黑色斑点,边缘清晰,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黑色斑,后期病斑连成片,呈不规则状,干枯并着生黑色粒状物。在苗木生长期引起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景观效果。该病害主要在雨季发生,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1)苗木种植不宜过密,以便通风降湿。
(2)及时清理病落叶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3)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40%咪酰胺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
五、杨树黑斑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叶片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1~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部变黑,病苗扭曲不直。连年发病可降低植物生长势引发溃疡病等其他病害,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养护管理,减少发病条件。
(2)合理密植、及时间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扫病落叶,减少病源。
(3)发病初期可喷洒25%咪鲜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对于高大的树木,可组织专业人员采用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