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720/2024-00015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4-01-30 发布日期: 2024-01-3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标题: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发文字号: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增绿量取得新突破。新建各类公园100处、绿道110公里、森林步道100公里。省内首座生态桥--佛慧山绿道连接桥、动物园大熊猫馆、园博会“济南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完成造林1.2万亩,森林质量提升8.8万亩,创建市绿化示范村100个。央视《新闻联播》以“各地增植补绿,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题,点赞济南绿化建设。
(二)激活力取得新突破。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统筹谋划以“公园+”为理念的公园体系升级版,推出历山院文化创意区、泉城公园文创研发中心、动物园熊猫主题文创馆、“济南园味·公园食遇”便民简餐等新消费场景,打造泉城山林观察径示范项目。举办千佛山新春游园会、特色林果花卉旅游季、“一城山色”登山打卡等系列活动,局属公园景区接待客流量达到5873万人次。首批开放共享绿地79处、31.4万平方米,我市在全国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兴产业取得新突破。制定发展林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发布特色林果赏花地图和采摘指南,举办首届“泉城杯”插花花艺职业技能竞赛,引进优良品种27个,推广林果实用技术40万亩,建设提升标准化示范园30处。创新打造济南园·林市集行业品牌,已在市属公园景区举办14期,惠及经营主体80余家,销售额近200万元。组织优质林企参展第十八届中国林交会,斩获31项金奖、13项银奖。“发展林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做法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文推广。
(四)强监管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创设立“公交林长”队伍,“林电共治”协作模式被央视《中国新闻》报道,我市在全省2022年度林长制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监督管理,实施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11.36公顷。强化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40余次。与“蚂蚁集团”签订“古树名木公益支持项目资金捐赠协议”,制作纪录片《古树济南》,复壮古树100株,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等央媒报道。
(五)精管理取得新突破。推广“园林驿站”“绿化联盟”“红领物业”等社区绿化服务形式,开展绿化法规、管理知识进社区活动110场次,培育园林式居住区(单位)117个,完成老旧小区绿化提升100处。深入开展“除死角、提品质”“除隐患、解民忧”“精管理、畅民意”专项行动,春季飘絮治理成果显著。,实施行道树品质提升1.2万株,打造小微景观和花境81处,布置花卉2000万盆(株),立体绿化1.5万延长米,裸土覆绿38.2万平方米,更新改造节水灌溉管网100公里,评定“星级公园”50个、“最美林荫路”20条、“最美园林街区”10处、“最美共享绿地”10处,绿地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六)防风险取得新突破。制定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优化包挂督导方式,开发森林防火管理系统和APP,组织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森林防火形势持续平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328.63万亩。深化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考评成绩列市直部门前列。
(七)强赋能取得新突破。编制完成《行业数字化转型规划(2023-2025)》,城市绿化管理、林业资源保护、智慧公园服务等三大业务数字化板块搭建成型,绿地资源监管、林长制管理、公园“智慧游”等应用场景上线试运行。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实施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绿化,运用“扩面增绿、提质增效、增色添彩”策略,稳步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完成造林1.6万亩、森林质量提升6万亩。完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机制,搭建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基地60处。
(二)实施湿地保护修复行动。出台《济南市深化职能部门湿地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严格湿地分级管理和名录管理,通过水系连通、水生植被恢复、动物栖息地生境恢复等措施,持续实施济西、玫瑰湖、白云湖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提升。开展2024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三)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行动。做好全市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28处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健全管理机构。加强自然保护地内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完善提升科普、游览、监测设施。完成春季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
(四)实施生态安全维护行动。落实林长制会议、巡查督办、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林长+检察长”“公交林长”“电力林长”“民间林长”工作机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举办第二届森林防火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基层应急救援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182万亩,筑牢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防线。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养护复壮古树50株。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保障行业本质安全。
(五)实施生态文化宣导行动。健全完善自然教育发展体系,高水平承办第三届山东省森林文化周佛慧山全省主会场活动,持续举办“一城山色”登山打卡系列活动,如期完成成都世园会“济南园”、济南植物园儿童友好场馆改造提升项目。持续创新办好花朝节、趵突泉灯会、千佛山庙会、大明湖荷花节等节庆活动。赓续古树文脉,绘制乡村古树地图,评选20个最美“古树乡村”,编纂出版《鸟类图鉴》《古树济南》。
(六)实施公园体系完善行动。新建文化、体育、儿童友好等各类公园50处,建设古树保护园50处,开放共享绿地100处,新建各类绿道100公里。制定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共享绿地规范、标准、制度,公布市民活动全年时间表、节目单。推进“国球进公园”,全市公园内新增乒乓球台100张。深化“公园+”应用场景规划,推出更为丰富的“公园+”特色项目,打造新的场景亮点。强化城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成立“星级公园联盟”。
(七)实施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实施老旧小区绿化提升100处,培育园林式居住区(单位)100个,完成立体绿化1万延长米,建设小微景观100处、花境500处。巩固提升杨柳飘絮治理成果。结合“园林驿站”建设,试点打造“共建花园”50个。开展便民设施“微改造”,提升、增设休憩座椅500个。
(八)实施乡村绿化打造行动。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集中连片开展村庄四旁绿化、小游园节点绿化、“村村通”道路绿化,打造20个乡村绿化提升示范片区。实施“百村万树”绿化提升行动,采取“先种后补”方式,重点扶持100个补绿增绿、绿化管护先进村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九)实施林业产业升级行动。引进名优经济林新品种10个,新建提升标准化示范园10处,改造低产低效园3000亩,完成技术指导培训20期以上。严格食用林产品监管,规范园林市集运营管理,举办济南园·林市集20期以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推出“济南园林花市”新品牌,举办节庆花市、流动花市、固定花市、公园赏花节、鲜花美食文化节等形式的园林花市,为生产企业、销售商、市民群众搭建供需平台。
(十)实施科技创新突破行动。提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搭建完成特色林果智慧服务、公园智慧游等新场景,完善“智慧管”“智慧游”版图。加强耐旱耐盐碱地被菊引种栽培,开展古树基因扩繁技术研究。加强柏树类蛀干害虫高效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新优科技成果在生态绿化项目中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