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旧物安个家,为花园添色彩
旧物如何创造新价值?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物焕新生·园聚温情”——济南市共建花园旧物安家活动,尝试从园林视角,践行循环经济与低碳生活理念,以“资源再生+社区共创”为核心,通过闲置物品的园林艺术化改造和在“共建花园”再利用,提高景观创意度和“共建花园”市民参与度,提升花园活力,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探索新做法、走出新路径。其中,历城区在社区参与、共创、共享上进行尝试,做出了特色。
在洪家楼街道花园中区共建花园和华山街道绿芽循华园内,“旧物安家”活动,为共建花园注入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背后更蕴含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在洪家楼街道花园中区共建花园的建设过程中,社区组织居民们一起动手,将废旧轮胎、油桶和塑料框变废为宝。活动现场,大家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为这些旧物涂色,赋予它们全新的色彩与活力。随后,居民们又在这些容器里播撒希望的种子,种植上娇艳的花草。



居民李阿姨是此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感慨地说道:“咱们小区这变化可真是太大了!以前这些废旧物品扔在角落里,既占地方又不美观。现在通过咱们大家一起努力,它们都变成了花园里的宝贝。我们是共建花园的受益者,当然要全力支持建设。”李阿姨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居民的心声。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让原本闲置的旧物找到了“新家”,也让社区花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花园中区社区书记李金凤说:“共建花园共商的过程,我们前后召集了17次议事协商会,征求更多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我们通过社区居民共商、共建、共管的方式,利用边角地、闲置空间,让曾经的荒置闲地变为小花园。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环境品质,更搭建起邻里沟通的桥梁,让绿色空间成为凝聚社区向心力的新载体。同时让居民有信心觉得,老旧小区也可以有花花草草,原来花园小区真的可以有花园的样子。”
共建花园和“旧物安家”的同步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环境,更给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通的平台。在花园后期的维护中,老人会传授种植经验,年轻人则带来新的创意和想法。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让社区的凝聚力也极大增强。
如今,花园中区共建花园内孩童嬉戏、老人悠闲休憩、邻里围坐畅谈的温馨场景,已然成为社区最美的风景线。


在华山街道绿芽循华园,“旧物安家”活动同样意义非凡。“绿芽循华园”的名字寓意着废弃物经过巧妙处理后,如同破土而出的种子般焕发出新生,充满希望,同时强化了循环利用的主题。入口标识以“循环再生”为精神内核,以质朴的木材为媒介,构建人与自然对话的空间语言。设计选用回收的旧船木、建筑余料等可再生木材,每一道裂纹、结疤与斑驳纹理,都是材料前世故事的见证——它们曾是承载生活的甲板、支撑建筑的梁柱,而今以新的姿态延续生命。

在这里,旧轮胎的再生成为一大亮点,将回收轮胎切割重组,彩绘为彩虹色螺旋花盆群,层叠种植波斯菊、矮牵牛等低维护开花植物,形成高低错落的“轮胎花塔”,赋予废旧材料新生机,传递环保价值观。

共建单位历城机关第二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参与其中。多个展区主题各异,不同材料的碰撞,诉说着“无用”到“有用”再到“有趣”的蜕变。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想法和纯真的笑容,为活动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也成为了绿芽循华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共建单位中海物业邹经理表示:“由于我们中海物业和业主之间关系也比较密切,我们很多业主在种花养草方面也有一些特长,我们也会在小区内征集比较好的花草植株,放到共享花园里面来,有机地带动群众和花园形成共建机制。我们物业公司会密切配合共建各方,积极发挥共建作用。”

通过“旧物安家”活动,不仅让废旧物品实现了华丽转身,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洪家楼街道花园中区和华山街道共建花园内,共建花园不再仅仅是一片绿色空间,更是承载着居民情感与记忆的温暖家园。它见证了大家为美好生活共同努力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旧物新生背后的人情温度。相信在未来,这样的美好故事还会在更多地方续写,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丽、温馨。
如果您也想参与其中,不妨将家中合适的旧物分享出来,加入我们“物焕新生·园聚温情”活动大家庭。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旧物回收”进行登记,旧物一经选中即可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