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720/2025-00069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 2025-03-28 发布日期: 2025-03-28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统一编号:
  • 标题: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气象局关于印发《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济园林字〔2025〕8号 有效性: 有效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气象局关于印发《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城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气象局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气象局
2025年3月28日


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做好2025年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有效治理飘絮问题,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济南主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内9.1万株杨树(雌株)、3.2万株柳树(雌株)、12.3万株悬铃木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其中,对主城区(G35济广高速公路济南段、G3京台高速公路济南段、G2001绕城高速公路南线、G2京沪高速公路济南段绕城高速以内范围)3.5万株杨树(雌株)、1.7万株柳树(雌株)精准发力,重点治理,显著降低市民生产生活影响;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成立飘絮治理“联治机动队”,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5.6万株杨树(雌株)、1.5万株柳树(雌株)开展联动治理,最大限度控制飘絮入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

以济南主城区为重点,将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同步纳入治理范围,编制《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从“引、防、建、换、治”五方面入手,加大飘絮治理工作力度。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市南部山区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引,全过程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官网官微、科普基地、园林驿站等宣传矩阵,多渠道科普柳树作为市树已成为济南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杨树作为主要乡土树种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宣传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及相关部门单位治理飘絮问题的各类举措,引导市民正确理解、支持飘絮治理工作,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坚持采取12345市民热线三方通话办理模式,提高办理效率,积极做好各渠道反映飘絮问题的处理工作,主动发声,正面回应,避免重大舆情发生。

(二)防,进一步做好飘絮测报。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要合理设置监测专员,实现主城区范围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监测全覆盖;监测专员要严格按照《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要求,加强飘絮监测,为飘絮治理提供支持;市局同步对主城区140余处絮源分布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并掌握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发生进展情况,为各区县精准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各级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要结合防治工作,进一步摸清杨柳雌株、悬铃木具体数量及存在区域,明确标记并登记备案,为完善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一张图辅助管理决策系统中飘絮治理模块提供翔实数据材料。

(三)建,从源头进行飘絮控制。注重长期规划与近期效果结合、生态优先与环境宜人并重,严控杨柳(雌株)、悬铃木等飘絮树种比例,调整优化现有绿化结构,源头减少飘絮产生。凡新建绿化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关,从树种使用上防控飘絮。设计原则以配置无飘絮树种为主,慎重选用杨柳树、悬铃木;滨水绿地、泉水特色标志区、城区外围防护林及生态隔离带等确需栽植杨柳的,宜选用雄株,悬铃木宜选用少球无叶毛新品种;施工过程要严格监理,建立杨柳、悬铃木树木档案,为下一步飘絮治理奠定基础。

(四)换,更换现有飘絮树种。重点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区、背街小巷、单位庭院、河道、山体公园等范围内的飘絮树木,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分批次进行树种更新,同步做好手续审批、事前公示等工作;充分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市政道路改造、雨污分流项目、道路绿化景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角公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对工程项目范围内的枯死、病弱等老化杨柳树、悬铃木进行逐步更新,换用无飘絮树种。

(五)治,采取有效措施精准治理。严格按照《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要求,采取监测预报、合理修剪、树冠喷淋、洒水抑制、及时清扫等多种措施,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防治,进一步巩固主城区飘絮治理成效。坚持联防联控联治,针对奥体中心、山东大厦、南郊宾馆、大明湖周边等主城区范围内20大片区32个重点路段(区域),各区县(功能区)园林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在飘絮高峰期加强治理力度,必要情况下安排专人联合养护单位、物业公司等开展24小时联动治理,确保治理效果;针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由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协调指导督促开展飘絮治理,在飘絮高发期间充分发挥“联治机动队”作用,由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统一指挥调配,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协助开展集中联动治理,严控飘絮入城。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牵头成立由城管、气象等部门参与的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区县(功能区)园林绿化部门、城管部门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参与的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组,制定飘絮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交通运输、黄河河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切实推动飘絮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要制定飘絮治理应急预案,重点落实飘絮高峰期指挥调度、人员分配、车辆调拨等责任,畅通联络机制,确保重点时期能集中力量有效治理重点区域的飘絮问题;按照职责进一步完善以路长制为核心的共治体系,将杨柳飘絮问题纳入《城市治理路长制问题清单》,对杨柳飘絮发生情况实施动态监控,收集群众反映的集中爆发问题,跟踪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治理;落实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统筹辖区内居住区、单位庭院(学校)等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目标明确,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治理体系;运用好城市绿化——绿化监督管理系统,发挥好数字平台点位确定准、信息共享快、治理效率高等优势,实现飘絮“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建立区级巡查制度,加强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区县(功能区)要加大资金投入,根据网格化要求,做好飘絮治理机械设备、物资储备,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防治效能,保障飘絮治理工作快捷有效开展。要针对杨树、悬铃木等高大树木,配备一定数量的高射程高压喷淋、喷雾设施,要针对飘絮治理作业车辆无法进入的老旧社区、小区,督促办事处、居委会配备小型作业车辆、手持高压水枪等设施设备,做好配合治理工作。

(四)强化技术支撑。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成立技术指导组,密切关注天气状况,跟踪观测杨柳、悬铃木飞絮发生、发展进程,监测飘絮情况,划分飘絮浓度等级,与市气象局密切合作,将飘絮预报与天气预报同步发布,及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加强对相关人员开展监测、治理业务培训,指导治理工作;建立专家咨询决策机制,为各区县(功能区)解决杨柳、悬铃木飘絮等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附件:1.2025年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治理责任分工表

     2.2025年飘絮治理主要絮源分布情况统计表

     3.2025年飘絮治理20大片区32个重点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

     4.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


附件1


2025年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治理责任分工表


项  目

主  要  任  务

责任单位

飘絮治理

组织工作

负责全市范围内飘絮治理的技术指导、预测预报、督导调度工作。

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飘絮预报发布

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台直播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全市飘絮预报。

市气象局

飘絮湿式

保洁作业

各级城管部门在飘絮高峰期,加大人员、车辆配置,加密清扫、洒水频次,及时清理飞絮飘落物,避免重复飘絮。

市城管局

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

从“引、防、建、换、治”五方面入手,对主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广场、游园、居住区、驻地单位、学校、边角绿地等飘絮现象进行治理;对接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积极督促、监督、指导、跟进飘絮治理工作。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城管部门

市属公园景区飘絮治理

采取树冠喷淋、洒水清理、科学修剪等措施有效防治,对老化杨柳树木适当进行更新。

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

技术服务

掌握主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的飘絮发生时段;跟踪观测杨柳、悬铃木飞絮发生发展进程,监测飘絮情况,划分飘絮浓度等级;积极对接市气象局,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


附件2


2025年飘絮治理主要絮源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

树种

区属

具体位置

备注

1

毛白杨

历下区

经十路、舜耕路、马鞍山路、黑虎泉北路、龙鼎大道、奥体中路、转山西路、燕山立交、旅游路、南郊宾馆

主城区

2

市中区

经十一路、马鞍山路、二环南路、纬一路、舜玉路、济大路、玉绣河、济微路、腊山路、104国道、太和广场、济南大学东西校区

3

槐荫区

腊山立交、担山立交桥、党杨路、220国道

4

天桥区

西外环、二环北路、墨龙湾、张公坟

5

历城区

将军路、工业北路、东晨大街、经十东路、世纪大道、小清河、港西立交、山大老校区

6

高新区

舜华路、凤凰路、经十路、正丰路、天辰路、颖秀路、世纪大道、旅游路、会展广场、崇华路

7

景  区

森林公园、百花公园、泉城公园、英雄山广场

8

柳树

历下区

黑虎泉西路、黑虎泉北路、趵突泉北路、大明湖路、龙奥北路、龙鼎大道、旅游路、燕山立交、县西巷、曲水亭街、南郊宾馆、山东大厦、济南电台、奥体中心

主城区

9

市中区

旅游路、经十路、兴济河、玉绣河道、外环西河道、济南大学东西校区、财经大学、舜耕山庄

10

槐荫区

经十路、清源路、安澜北路、担山立交、腊山河

11

天桥区

经一路、北二环、三孔桥、东工商河、西工商河、小清河、张公坟、墨龙湾、成丰桥游园、铜元局前街

12

历城区

清河北路、滨河南路、经十东路、旅游路、世纪大道、幸福柳

13

高新区

舜华路、舜华东路、会展广场、政务中心、马山坡

14

景  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泉城公园、泉城广场、森林公园、百花公园、动物园

15

欧美杨

历下区

经十路背景林、八涧堡西路、莲花山脚下、燕山立交附近

主城区

16

市中区

经六路、舜德路西侧、玉兴路东侧、青龙山南街、刘长山路沿线

17

槐荫区

段兴北路、经六路、安澜北路、腊山河背景林

18

历城区

莲花山脚下、南外环快速路周边、祝舜路

19

高新区

经十路背景林、南外环快速路周边

20

杨树

柳树

市中区

京台高速马家庄至殷家林段两侧区域

城区

外围

飘絮

重点

区域

21

槐荫区

担山现代花园及周边区域

22

黄河大坝(槐荫区范围内)区域

23

美里湖公园

24

百联奥特莱斯周边区域

25

天桥区

桑梓店街道办事处部分区域

26

北郊林场

27

历城区

华山黄河滩区(黄河大桥东西两侧)

28

黄河大桥东至遥墙段区域

29

高新区

高新北区部分区域(清河东路、机场西路等)

30

高新东区部分区域(孙村立交、世纪大道、科创路等)


附件3


2025年飘絮治理20大片区32个重点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

区属

片区名称

具体位置

飘絮树种

备注

1

历下区

龙奥周边片区

奥体中心、转山西路、龙奥北路、经十路(历下区段)

毛白杨、垂柳、欧美杨


2

山东大厦片区

山东大厦、南郊宾馆

毛白杨、欧美杨


3

燕山立交片区

燕山立交周边

毛白杨、旱柳、欧美杨


4

山东大学片区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周边

毛白杨、欧美杨


5

市中区

二环南路片区

二环南路沿线

毛白杨、欧美杨


6

济南大学片区

济南大学东校区、西校区

毛白杨、垂柳


7

省委片区

纬一路沿线

毛白杨


8

槐荫区

担山立交片区

担山立交周边

毛白杨


9

匡山立交片区

匡山立交周边

欧美杨


10

腊山片区

腊山湖、安澜河路周边

垂柳、欧美杨


11

兴济河片区

兴济河沿线

垂柳


12

天桥区

大明湖北侧片区

经一路、三孔桥街

旱柳


13

二环北路片区

二环北路沿线

毛白杨、垂柳


14

工商河片区

工商河沿线

垂柳


15

历城区

小清河片区

小清河(历城段)沿线

毛白杨、垂柳


16

还乡店片区

工业北路(还乡店段)沿线

毛白杨


17

祝甸片区

东晨大街、祝舜路

毛白杨、欧美杨


18

高新区

高新区中心片区

正丰路、颖秀路、经十路沿线

毛白杨、欧美杨


19

市属

公园景区

第一泉片区

大明湖、趵突泉、环城公园

垂柳、旱柳


20

百花公园片区

百花公园及周边

毛白杨



附件4


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杨柳飘絮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监测预报、防控原则、目标和措施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济南地区或生态环境相似区域内杨柳飘絮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杨柳飘絮

杨树、柳树雌株蒴果成熟开裂后,种子和其上附着的白色种毛随风迁飞传播的自然现象。

3.2 花芽分化

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的状态,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

3.3 花芽抑制剂

一种能够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化学药品。主要通过干扰植物内部的激素平衡,抑制或延缓花芽的形成和发育。

3.4 飞絮抑制剂

一种粘合飞絮、抑制其飘散的无害化学药品。该物质加水溶解喷洒到飞絮上,可以使飞絮快速黏连,降低其飞行能力并快速落地。

4 飘絮种类和发生规律

4.1 飘絮种类

济南地区栽植的产生飘絮的杨柳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种类:一是白杨类,主要有毛白杨及其品种;二是黑杨类,主要有107杨、108杨、加杨等;三是青杨类,主要有小叶杨等;四是柳树类,主要有垂柳、旱柳、馒头柳等。

4.2 发生规律

杨柳每年飘絮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当年早春的气温高低和变化,而气温也决定着杨柳树发芽的早晚、飘絮的早晚。杨柳树发芽早、花序形成的早,则杨柳絮飘飞的时间也早,反之则晚。

济南地区杨柳飘絮一般从3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飘絮时间,因树种不同,一般有4个阶段。第1阶段是白杨类飘絮,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第2阶段是柳树类飘絮,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3阶段是青杨类飘絮,一般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第4阶段是黑杨类飘絮,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

5 防控原则和防控目标

5.1 防控原则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协同联动,宣教结合。

5.2 防控目标

持续有效改善城区飘絮问题,实现城区范围内“有絮不成灾”,显著降低飞絮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提升群众满意度。

6 雌雄株标记管理和防控分区

6.1雌雄株标记管理

在能辨别杨柳雌雄株的时段对雌株进行调查,各防控主体按照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分类调查,摸清杨柳雌株具体数量及分布区域;明确标记并登记备案,为完善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一张图辅助管理决策系统提供翔实数据材料;每年动态更新杨柳雌株数据库。

6.2 防控分区

根据絮源情况,结合区域位置、周边人口密度、人流量等因素,划分杨柳飘絮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

重点防控区:城镇和旅游休闲区等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多的区域,如社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体育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重点防火单位、杨柳雌株林带或片林集中分布区域及群众对飘絮现象反应强烈的区域。

一般防控区:其他区域宜列为一般防控区。

7 监测预报

合理设置监测专员,现场实时动态监控,及时掌握飞絮发生发展情况,运用手机APP、绿化监督管理系统等,实现主城区和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

7.1 监测站点设置

在杨柳飘絮防控区域内设置飘絮监测站点,监测站点周边须具有生长健壮、具有代表性、方便观测的杨柳雌株,同时监测站点宜设置在距市级或区级气象站点不超过1km处。

7.2 监测时间

白杨类监测站点从3月15日始至白杨类飘絮结束止;柳树类监测站点从3月25日始至柳树类飘絮结束止;青杨类监测站点从4月1日始至青杨类飘絮结束止;黑杨类监测站点从4月10日始至黑杨类飘絮结束止。

7.3 监测内容

7.3.1 花芽生长监测

采取人工和视频相结合的方法,对蒴果生长、花芽分化、花序发育、果序生长及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每日上午9∶00至11∶00间,每个监测站点随机选取3-5根杨柳雌株枝条并标记,测量10-15个杨柳花序的长度并记录,以图片形式通过手机APP上传绿化监督管理系统中飘絮巡查模块(飘絮预警),监测至花芽吐白止。

7.3.2 飘絮情况监测

飘絮期间,监测专员跟踪监测杨柳飘絮发生发展进程。现场监测发现飘絮后,以图片形式通过手机APP上传绿化监督管理系统中飘絮巡查模块(飘絮治理),并及时跟踪上传飘絮发生发展、治理等情况,实现飘絮监测治理数字化。

7.4 预测预报

防控主管部门联合气象部门,根据杨柳雌株分布及飘絮发生发展情况,结合气象因素定期综合研判,准确发布飘絮种类、飘絮程度、飘絮时期、飘絮区域、雌雄株辨别、防控措施等预测预报信息,为科学精准落实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8 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8.1 长期措施

8.1.1 源头控制

绿化建设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关,从树种使用源头上防控飘絮。设计原则以配置无飘絮树种为主,确需栽植杨柳树的,宜选用杨柳雄株或无飘絮杨柳新品种。

8.1.2 树种更新

结合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调整优化现有绿化结构,使用无飘絮植株对杨柳雌株进行逐步更新。行道树更新须采用同种雄株或外观相似树种,保持景观一致性。

8.1.3 修剪调控

在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利用休眠季修剪,剪除过密枝、病虫枝,减少雌株花序产生量。修剪工作要控制修剪强度,修剪量不得超过树冠整体的1/3,修剪后及时对伤口进行防腐处理。

8.2 短期措施

8.2.1 高压喷水降絮

杨柳飘絮高发期,利用雾炮车、高压喷水车、无人机等对树冠喷水清洗,打湿飞絮,降低飘絮数量。喷水防控日常宜每日9:00-16:00重点作业,夜间补充。喷淋次数宜结合天气条件,每日喷淋1-3次。喷落飞絮和枯枝落叶等须结合地面清扫及时处理。

8.2.2喷淋飞絮抑制剂

杨柳飘絮高发期在城市重要区域,采取高压喷水车、无人机等喷洒飞絮抑制剂,结合飘絮发生实际情况,宜每1-3天喷淋1次,宜夜间作业,避免喷淋到市民。具体使用方法参照药剂使用说明书。喷落飞絮和枯枝落叶等须结合地面清扫及时进行处理。

8.2.3 增湿抑絮

重点防控区域增加地面湿度,使飞絮沾水固着于地面,阻止飞絮再次聚集飘飞。硬化地面落絮后,利用洒水车、雾炮车、人工洒水等方式及时湿化路面,每天1-3次作业,避免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作业,大风、空气干燥天气及飘絮高峰期适当增加频次和强度;绿地内进行喷灌、人工浇水等方式增湿,严防落絮二次飘飞。及时清扫地面落絮,避免重复飘絮。

8.3 物理防治

8.3.1 高位嫁接

在重点防控区域,不宜采伐更新时,采取柳树雌株植株高位嫁接,将柳树雌株改造为雄株,阻断飞絮产生。

柳树可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行去冠操作并进行嫁接。去冠时留一级分枝1米左右。每主枝嫁接3-5个接穗。嫁接采用切接、插皮接或芽接。嫁接枝条成活后要及时去除嫁接膜,并定期除萌和修剪,定型树冠。

8.3.2 裸土绿化

裸土区域应绿尽绿,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绿地对杨柳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8.4 化学防治

飘絮期结束后,于花芽分化期注射赤霉酸类花芽抑制剂,抑制次年飘絮。具体应用时间及方法须根据药剂使用说明确定。使用前应观察树势,生长势弱的植株减少用量或隔年注射。

8.5 水肥管理

对絮源地区的杨柳雌株重点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追肥时应以有机肥、氮肥为主,增强树势,减少生殖生长。

9 防控效果评估

组织技术指导组巡查、督导、评估飘絮防控效果。

10 数字化平台建设

运用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一张图辅助管理决策系统、绿化监督管理系统,加强调度,提高系统信息收集处置能力,实现飘絮信息精准收集、飘絮问题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

11 应急管理

11.1 应急预案

制定杨柳飘絮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设施、应急管理人员等。

11.2 应急物资储备

根据杨柳飘絮发展、防控和管理情况,储备和更新应急处理设备和应急物资,包括洒水车、高压水枪、抑制剂等。

12 宣传引导

宣传科普杨柳树作为乡土树种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引导市民正确理解杨柳飘絮这一自然现象,支持飘絮防控工作,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