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服务>防灾减灾>有害生物防控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2025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25-05-19

浏览量:

字号:[ ]

济南市前期气候实况

3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6.4℃,较常年偏高0.6℃;平均降水量46.8mm,较常年偏多43.4mm;平均日照时数54.9小时,较常年偏少11.9小时。

3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9.8℃,较常年偏高1.2℃;全市仅章丘出现0.1 mm降水,旬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平均日照时数79.5小时,较常年偏多16.2小时。

3月下旬,全市平均气温13.9℃,较常年偏高3.4℃;全市无降水,旬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3mm(商河)~5.3mm(市区、莱芜);平均日照时数 88.1 小时,较常年偏多8.5小时。

近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

春尺蠖1-2龄幼虫为主

根据各区县春尺蠖监测点的观察结果,当前春尺蠖进入幼虫孵化末期,以1-2龄幼虫为主。

预测全市春尺蠖以轻度发生为主,在章丘区的高官寨街道、黄河街道沿黄区域,高新区的机场跑道东侧村庄片林、徐家寨村、孙刘李村、明家务村、王家村北西侧至机场路中、重度发生,重度虫口密度可达12/50厘米枝。

防治对策:

1、继续加强监测。各区县要继续做好监测调查,准确掌握春尺蠖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为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既不出现春尺蠖暴发现象,也不过度防治造成自然界天敌损伤和生态损失。

2、防治幼虫。4月上中旬当叶片展开时,是防治幼虫最佳时期,各区县要根据监测结果,需要防治的区域要抓住防治低龄幼虫的关键时机,组织开展好药物防治。确实需要实施飞机喷药防治的县区,应科学施药,避开特殊养殖区,以免引发次生灾害。

美国白蛾成虫开始羽化

根据济阳区监测点报告,326日诱到3头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较去年提前3天。截至41日全市仅济阳区诱到3头成虫,较去年各区县诱到25头,又呈推迟趋势。结合近期气候特点,预计4月初我市各区县将陆续监测到越冬代成虫。如果4月份不出现极端气温,美国白蛾将在4月底5月初进入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上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幼虫网幕显现高峰期。

防治对策及建议:

1、加强监测。各区县要切实做好监测预报,为精准、科学防控提供可靠依据。一方面做到及时监测,还未悬挂诱捕器的区县,抓紧时间做好诱捕器安设工作并及时做好调查工作;二是做到全面监测,优化监测点布局,全面开展虫情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美国白蛾发生情况;三是抓好重点区域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村庄四旁及机场周边、收费站周边、河道和道路旁的片林、养殖区域周边等美国白蛾虫源集中区域的监测调查。各区县一定要抓好监测调查这项“牛鼻子”工作,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辖区内美国白蛾发生动态、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为把握美国白蛾最佳防治时机,选择防治最佳措施,做好美国白蛾精准防控提供好决策依据。

2、防治幼虫。一是做好药剂药械储备,及时检查和维修防治器械。二是需要飞防的区县提前做好飞防准备工作,飞防前尤其要查清辖区内特殊养殖情况,协助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同时及时关注天气情况确保飞机安全,更要保证飞行员安全,避免飞行员疲劳驾驶。

3、防治要求。既不出现美国白蛾大面积暴发现象,也不出现过度防治造成自然界天敌损伤和生态损失

杨小舟蛾成虫开始羽化

根据长清区监测点报告,326日诱到3头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截至41日全市仅长清区诱到3头成虫。结合近期气候特点,预计4月初我市各区县将陆续监测到杨小舟蛾成虫。

近三年来杨小舟蛾在我市危害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代数不断增加,由原来第三、四代暴发,到从第二代开始局部暴发,三、四代暴发,甚至再到第五甚至第六代持续不断的局部暴发态势发展,杨小舟蛾已成为我市危害范围面积最广,危害影响最大的本土有害生物。而且由于市民对美国白蛾的意识较深,两者的危害期又相近,容易将杨小舟蛾为害后造成叶片吃光的现象归因为“美国白蛾”,易出现舆论舆情。因杨小舟蛾的暴食性,大发生时两三天即可将一片树林吃光叶片,防治极具挑战性,防治形势极为严峻,因此,今年各区县要特别加强对杨小舟蛾的监测调查,务必做好及时防治,避免该虫大发生。

防治对策及建议:

1、监测调查务必要做到及时、精确、全面。

2、防治一定要及时。

做好松树烂皮病监测和防治工作

松树烂皮病症状:

1-3月,部分小枝和枝干上部的针叶变成黄绿至灰绿色,逐渐变成红褐色。3月末,当针叶变为红褐色时,被害枝干因失水而收缩起皱,针叶逐渐脱落,叶痕处稍膨大。若病害发生在小枝上,则小枝呈枯枝状。若侧枝基部的皮部发病,则侧枝枯枝下垂,呈弯曲状。主干皮层发病,开始时有轻微的流脂现象,随后流脂加剧,病皮亦逐渐干缩下陷,并易与木质部剥离。严重者,导致整株松树死亡。

防治对策及建议:

1、做好监测调查。当前,患病松树针叶已开始出现枯萎症状,有松林的区县要及时开展监测调查。

2、做好防治工作。一方面彻底清除病树和枯立木,剪除病枝和树冠下部的枯枝并及时处理掉。及时防治虫害。另一方面做好药剂药械储备,4月底5月初发病区域及周边使用戊唑醇(推荐)或氟环唑、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发病严重的区域5月底再补防一次,尽量降低病菌数量。明年3月份松树发新芽时用11100波尔多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干,预防病害。

 

其他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四月份气温持续回升,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期,有害生物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松大蚜、月季等植物蚜虫开始大量繁殖,柏小爪螨、方翅网蝽、小线角木蠹蛾越冬代开始为害;黄杨绢野螟幼虫开始孵化为害叶片。

一、松大蚜

近期调查发现白皮松有松大蚜危害,属同翅目大蚜科,分布于北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和华南等地。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该虫以成、若虫刺吸干、枝汁液。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在松大蚜的危害下,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松树可得煤污病,影响松树生长。华北地区一年发生十多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若虫长成后胎生繁殖,在气温合适条件下,34天后即可进行繁殖后代,所以繁殖力很强。出现有翅侨蚜后可以进行扩散,所以在春夏季可以观察到成虫和各龄期的若虫。

2、防治方法

1)刮除小枝上的松大蚜,冬季摘除带卵针叶。

2)危害盛期,使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2%烟碱·苦参碱喷雾防治。

3)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

、月季长管蚜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月季长管蚜危害月季、玫瑰、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植物的新梢、嫩叶、花梗和花蕾上刺吸危害。植物受害后,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朵变小,且招致煤污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观赏价值。1年发生10代左右,不同地区发生代数有异,以成、若蚜在寄主、草丛、落叶层中越冬。在气温20℃左右,干旱少雨时,有利于其发生与繁殖。盛夏阴雨连天不利于蚜虫发生与危害。

2、防治方法

1)在寄主植物休眠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在发生期喷洒喷施化学防治:发生期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啶虫脒1000倍液、10%氟啶虫酰3000倍液、22%噻虫高氯氟800倍液、5%高氯·甲维盐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秋后剪除有虫枝条,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

4)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性的蜂类和捕食性的瓢虫类。

三、柏小爪螨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柏小爪螨属真螨目、叶螨科、小爪螨属。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近几年危害济南市龙柏、蜀柏等各种柏类。若螨体小似成螨,浅红色。在气温高,降雨少的时候更利于柏小爪螨的生长,华北地区一年发10代左右,夏季常出现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在柏叶间缝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若螨孵化刺吸为害。5月中旬出现第一代卵和大量若螨,借风力传播,以后各代繁殖和发育极不整齐。夏季雨期虫口密度下降,9月又出现一次小危害高峰,10月雌成螨产卵,随着气温下降,以卵越冬。

2、防治方法

1)去除病虫清除周围杂草,之后集中烧毁。

2)虫害发生严重时,喷洒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喷药时一定抓住初发期,喷洒要均匀,每年4月初喷一次,9月初喷一次。

3)在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增加湿度,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四、悬铃木方翅网蝽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在4月下旬悬铃木发芽长出叶片后开始危害活动,卵产在叶片背面的软毛中。几天后若虫从卵中孵化,若虫发育到成虫需要5个龄期。主要越冬场所为悬铃木主干或主枝的驳皮和缝隙、地面枯枝落叶以及树冠下的绿篱中。越冬时成虫常以背面朝向树干静伏于开裂的树皮内侧,一块开裂的树皮可容纳多头越冬成虫。在济南地区越冬成虫从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近期应提前预防,加强监测与防治。

2、防治方法

1)异地苗木调运时,做好该虫的检疫工作。

2)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上树前喷洒树干,上树危害后喷洒树冠底端。

3)对于高大树木及不适宜喷雾防治树木可采取树干注药防治:在树基以上0.51m处,用高压树干注射机注射10%吡虫啉原液,注射完药液后立即用植物伤口愈合剂与粘泥混好的粘土封堵注射孔。

五、小线角木蠹蛾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近年发现我市白蜡有蛀干害虫小线角木蠹蛾危害,对于往年虫害发生区,按照其发生规律提前做好监测,重点检查主干分枝点是否有幼虫排泄物,抓住关键防治时期控制虫害蔓延。小线角木蠹蛾危害普遍,除白蜡外还危害国槐、柳树、银杏、悬铃木、栾树、榆叶梅等多种植物。幼虫喜群集危害,在伤口处侵入为害,初期侵食皮下韧皮部,逐渐侵食边材,将皮下部成片食去,然后分散向心材部分钻蛀,进入干内,并在其中完成幼虫发育阶段。干内被蛀成无数互相连通的孔道,破坏输导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运输,被害树木轻者风折、枯枝,重者整株死亡,同时幼虫从排粪孔排出大量球形粪屑,挂满树干或飘落地上,不仅影响城市绿化美化效果,而且威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北方地区21代,跨3个年头(少数11代,跨2个年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3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危害,5 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蛹期,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为成虫期,11月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       

2、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压低虫口基数。

2)树干注药:在幼虫危害期,从排出新粪的孔口注射35亿/毫升活孢子白僵菌液或斯氏线虫(芜菁夜蛾线虫)悬浮液进行生物防治,从被木蠢蛾幼虫为害的树木最顶端虫孔洞口注入,直至树木最下端的蛀孔有线虫悬浮液流出为止。或干基打孔注入 2%甲维盐微乳剂、6%联苯噻虫啉微囊悬浮剂、 3%噻虫啉悬浮剂或微囊悬浮剂,或者在幼虫蛀孔处用注射器注入菊酯类、有机磷类等杀虫剂23倍液。

3)喷淋树干。最佳喷药时间79月份,多次喷药,防治仍在韧皮部、形成层内的小幼虫效果好;也可在10月上中旬一次性喷药;其次为45月份防治在韧皮部和浅层木质部的中小幼虫效果较好。可使用树皮穿透剂+10%甲维·吡虫啉、树皮穿透剂+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树皮穿透剂+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树皮穿透剂+10%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96%聚硅氧烷类化合物+12%噻虫·高氯氟+40%啶虫·毒死蜱直接喷布于受害的树干肿胀和排粪处。

4)树干插瓶。在幼虫危害期,用电钻在树干距地面30cm处,沿树干向下倾斜45°,上下交错钻三四个孔,深34cm,使用3.2%甲维·啶虫脒、10%甲维·吡虫啉等插瓶,通过蒸腾拉力将药液带入木质部。

5)灌根防治。使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20003000倍液灌根或将杀虫药肥撒虫胺施于树木根部后浇透水淋溶。

近期为木蠹蛾幼虫危害期建议采取(2)、(3)、(4)、(5)防治措施。

六、黄杨绢野螟

1、危害及发生特点

黄杨绢野螟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整株枯死,影响观赏效果。

2、防治方法

1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及时清除为害过的枯枝卷叶,并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

2)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1代低龄幼虫期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低龄幼虫期使用25%阿维·灭幼悬浮剂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2500倍液,老龄幼虫可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倍及BT类杀虫剂喷雾。

其他病害发生趋势预报

近期白粉病在大叶黄杨上危害加重,植物叶片上出现大量白粉;龙柏、海棠等植物锈病、腐烂病仍是4月病害防治重点。

一、大叶黄杨白粉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叶片,导致叶片掉落、树势衰落、生长缓慢。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的小斑点,而后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并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发病后期,霉斑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病菌以菌丝体(即灰色膜状菌层)在大叶黄杨芽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经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发病的首要因素。

2、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减少初侵染源。

2)早春植物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多菌灵等杀菌剂。

3)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发病后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发病严重时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二、龙柏锈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四月份为龙柏锈病感染高峰期,雨中、雨后症状明显,需加强调查。发现后及时喷药防控。后期转移到梨树、海棠、山楂、木瓜等花木上危害。主要危害龙柏的针叶和嫩枝,在小枝和针叶上形成黄褐色冬孢子堆,圆锥形或鸡冠状或遇水膨胀呈橙黄色胶状物,单个或数个相连,即冬孢子角,似龙柏“开花”。

  2、防治方法  

1)早春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以有效预防植物锈病的发生。

2)控制菌源,防治转主寄生植物锈病。海棠、梨、木瓜、山楂等植物周围,尽量避免种植桧柏等转主寄生植物,应相距2.55km或至少主栽植物应位于上风口,以减少互相传播。

3)结合修剪,在23月适当剪除桧柏等寄主上的重病枝,修剪后可喷35度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300倍液,减少侵染源。

4)加强监测,雨后龙柏锈病症状明显,及时检查养护区内龙柏是否发病,发现后雨后及时喷药防治。

5)发病期可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003000倍液、30%氟环唑15003000悬浮剂倍液、20%苯甲·肟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三、杨柳腐烂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杨柳腐烂病为城市园林中杨树、柳树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主干或枝条,典型症状是烂皮,危害严重时导致枝干枯死。病原菌4月中旬开始进行初侵染,借风扩散到树皮上,由伤口等处侵入,一年中4月和8月发病最严重。

2、防治方法

1)对已枯死或严重染病的树木及枯死枝条,要及时伐除或修剪,伐除的树木及枝条要集中销毁,严防病菌扩散。

2)加强树木肥水等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新移栽的树木,适量修剪,及时浇水养护,保持好苗木水分,促使树木发芽、复壮是重要的措施。

3)刮除表面病斑清除没有烂到木质部的小病块。刮治后可用1%苯甲·吡唑酯膏剂7080/平方米、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稀释1020倍液或者2.4%腐酸·硫酸铜水剂200毫升/平方米进行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