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2025年第8期(特刊)
济南市气候实况
2025年7月7日,济南市历城区、天桥区、市中区、济阳区、章丘区、高新区、历下区、平阴县、长清区、莱芜区、槐荫区、钢城区出现强雷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10级(24.5-28.4m/s)以上的雷雨大风。15时各监测点数据显示天桥区、历城区、市中区出现10级大风,最大风速为历城区省农科院监测站28.4m/s,达到10级风上限。
2025年7月7日11时至20时,山东省济南市平均降雨量达15.8mm,其中天桥区黄河河务局监测站最大57.7mm,济南市区降雨量为29.1mm,历城区24.4mm,长清区12mm,平阴县23.9mm,济阳区7.6mm,商河县15.2mm,章丘区15.2mm,莱芜区1.7mm,钢城区0.9mm,高新区11.5mm,南部山区13.5mm,起步区17.2mm。全市200个监测站中有47个雨量超过25mm;其中有8个雨量超过50mm,达暴雨量级。
强对流天气对园林树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强风暴雨天气导致多处绿化树木出现断枝、倾斜、倒伏等现象,部分大树被连根拔起,给城市园林绿化造成很大破坏,威胁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次受害树种主要是悬铃木、柳树、杨树、国槐、白蜡等。
一、园林绿化树木风倒风折原因分析
1、树木自身条件缺陷。一般来说,树冠紧密、根系强大的植物,抗风能力强;而树冠庞大、根系浅的植物抗风能力弱。树干结构脆弱,如弯曲树干、分叉角度过小易造成劈折。
2、生长环境因素影响。立地条件差,因暴雨及水边驳岸防渗措施不到位导致土壤水分饱和,遇大风天气易发生倒伏;生长空间狭小,树穴四周过度硬化,外延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根系扩展范围小,不利于形成粗壮大根。先风后雨的大风要比先雨后风的大风危害小,持续时间短的比时间长的危害小。
3、养护管理不到位。未及时修剪过密枝叶或病弱枝,导致树冠过大、重心偏高,受风面积增加,易被吹倒。新移植树木未设置牢固支撑,或支撑松动、角度不合理,无法分担风力,导致倒伏。蛀干害虫(如天牛、木蠹蛾)或根腐病等病害侵蚀树木,破坏木质部和根系,导致结构脆弱。木质部腐朽、中空,存在树洞、裂缝结构强度低,难以承受风力冲击。
二、加强对树木风倒风折的防范措施
1、强化树木风险管理,完善树木风险评估。加强对树木风倒风折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弱树木风倒风折产生的危害。
2、科学养护,保障根系适生环境。养护管理措施会影响到树种根系生长状况,浇水必须要浇足浇透,特别是返青水和防冻水,施肥提倡深施,引导树木根系向土壤深处发展。扩大树穴,保证树木栽植时树坑大小,清理干净砖瓦渣土等建筑垃圾,确保栽植土壤适宜树木生长的各项要求。新栽植苗木按栽植规范要求进行支撑,建议易倒伏苗木搭设预防性支撑,以减少特殊天气状况造成的损害。
3、科学修剪,形成通风透光树体结构。加强树木的整形修剪,及时清理干枯枝、徒长枝、交叉枝、过密枝、病虫枝,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及时修整偏冠,均衡树势。
4、加强病虫害管理。关注蛀干害虫及树木枝干腐朽、空洞状况。发现危害及时防治,危险枝干及空洞腐烂及时处理。
三、树木倒伏后补救措施
1、扶正,修枝。对于倾斜但未露出树根的树木,可以不用修枝直接扶正;对于中度倒伏露出较多树根的树木要进行修枝,将三级分枝或部分二级分枝剪除,减少蒸腾;对于重度倒伏树木要重修枝,剪掉大部分二级分枝,短截部分一级分枝,减少蒸腾。修剪伤口涂抹保护剂,促进愈合。
2、挖树穴,修根系。树木倒伏后,要重新挖坑栽植,挖出断根及泥土,填埋之前对倒伏树和倾斜树的根系进行修剪,剪除劈裂根、腐烂根,可使用生根剂促进发生新根,填埋既不能过深,又不能过浅,以埋土深度与原土痕持平为宜,增设透气管,增强栽植点周围土壤透气性。
3、立支架,防倒伏。为防止树木二次倒伏,应及时设立支架,支架应牢固,避免伤到树皮。
4、勤监测,强管理。对扶正树木及时进行浇水,做到见湿见干,不可一味大水浇灌,否则可能造成烂根,甚至导致树木死亡。同时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到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