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
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北部,主要由雪野水库、通天河、嬴汶河组成,四至边界为:东起嬴汶河嵬石桥,南至雪野大坝,西至酉坡桥,北到西下游村。
雪野湖湿地公园2015年经国家林业局同意开展试点建设,2020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367.78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246.99hm2,湿地率91.17%,属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季节性河流和库塘四种湿地型。
湿地公园内库塘湿地、洪泛平原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呈斑块状镶嵌,各类湿地生态系统互相耦合,生境类型复杂多样,增强了湿地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力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近几年来,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始终坚持“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加强雪野湖湿地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和鸟类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雪野库区主体水质不低于国家Ⅲ类标准,水岸及景观保持自然状态,且有效地发挥了湿地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和提供湿地产品等多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其真正成为复合生态系
湿地公园主体为雪野湖水库库区、通天河及瀛汶河库尾段以及沿湖水岸。园内湿地面积大、水生植被覆盖度高,据统计,共有维管束植物76科156属25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和银杏,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脊椎动物29目72科221种,其中,鸟类159种,动植物资源丰富。
雪野湖及莱芜区在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积淀了锡雕、齐长城、古村落等丰厚文化,是齐鲁文化交汇地,秉承“孔孟遗风”,形成崇德尚实、重工厚商文化风尚,历史地位相当重要。为了做好宣教工作,建设了文化长廊,长廊长800米,包括大理石书卷、文化廊椅、环湖小道、青石台阶、文化广场、栈桥、观鸟台等,将长廊与廊椅相结合,在游客休息的同时,获得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包括湿地概括、湿地分类、湿地功能、湿地动植物介绍、湿地小百科、湿地人文等,为了方便青少年更好的学习和接受湿地知识,通过一系列科普展牌展示,引导人们走进湿地,喜欢湿地,爱护我们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