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风景泉城>古树名木

古树寻踪——走近南峪流苏

发布日期:2023-06-02

浏览量:

字号:[ ]

南峪村古流苏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南峪村北,树龄340余年,树高约6米,胸围249厘米,冠幅约8米。流苏树(学名: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是木犀科流苏树属的植物,是落叶灌木或乔木,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初夏满树白花,花期6-7月,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秋季结果,果期9-10月,核果椭圆形,蓝黑色。由于流苏树的小花含苞待放时,其外形、大小、颜色均与糯米相似,花和嫩叶又能泡茶,故也称作糯米花、糯米茶。适宜植于建筑物四周,或公园中池畔和行道旁。可盆栽,制作桩景。嫩叶可代茶叶作饮料。果实含油丰富,可榨油,供工业用。流苏木材坚重细致,是名贵花金桂的砧木。流苏树的芽、叶亦有药用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南峪村曾经是莱东首脑机关所在地,也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兵工厂所在地,1941年的元旦,曾发生过日本鬼子血洗南峪的大事件,当天在此树下杀了8个人,其中当时的地下党书记胳膊被砍下来了,抓走了80多个壮劳力,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逃回来之外,其他的音信全无,这株古流苏树是是苗山村惨案、南峪惨案和八路军为粉碎日军进犯进行游击战等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及标志,是莱芜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基地。



另有传说,药王李常公将这棵树视为风水宝树,生前嘱咐后人,在自己死后一定要葬在这棵树下。后方的周边群山上柏树繁茂,另一株古树药王柏在附近山上,两树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村民世世代代更是将其视为吉祥树。每逢五一前后,满树流苏花开,远望如锦,近前嗅得花香幽馥,令人叹古惜今,流连忘返。


莱东抗日纪念馆简介:

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始建于2005年5月,由南峪村李氏三姐妹捐资60万元修建。纪念馆的馆名由《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题写。

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为纪念莱东抗日战争建立的,莱东指的是莱芜东部山区。1938年9月,张经武、黎玉率中央干部工作团一百多名干部从延安去沂水时,数十名干部留在莱东地区,开辟了常文(常庄、南文字)抗日根据地。常文抗日根据地建立后,1940年1月,由于南峪村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一厂由淄川迁至南峪村。兵工厂在南峪村待了三年多时间,日军对南峪村的烧杀抢掠达13次之多,这其中就有骇人听闻的南峪惨案,南峪村村民为兵工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4年12月,市区对纪念馆进行改扩建,于2015年8月下旬重新开馆。2016年5月起,又对纪念馆进行扩建,建立纪念墙、扩建停车场、硬化道路等,将把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打造成莱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基地。

纪念馆共分五个展厅,展出图片300余幅,场景3处,展品60余件,陈展以抗日战争期间莱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及抗战史实为主线,突出莱东抗日斗争故事,客观、真实地展示莱东地区党政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反映日本帝国主义对莱东人民所犯滔天罪行,展现莱东特别是莱芜人民的民族大爱情怀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