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8720/2025-00141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成文日期: 2025-09-01 发布日期: 2025-09-01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 标题: 【文字解读】《2025自然教育提升年工作方案》
- 发文字号:
一、政策背景
为深化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济南市“2024自然教育基础年”建设成果,破解自然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品牌影响力弱、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提升自然教育体系,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助力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高质量发展。
二、决策依据
本方案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二条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的规定,以及《湿地保护法》第七条“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要求;同时对标《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建设“黄河流域自然教育特色示范带”的部署,并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林科发〔2019〕34号)“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的任务导向。结合济南市2024自然教育基础年形成的30处基地网络、泉水湿地特色资源及公众生态需求调研数据,构建“1+6+N”体系框架,为自然教育从资源整合向产业赋能升级提供政策遵循。
三、出台目的
方案的出台,旨在以2024自然教育基础年建设成果为依托,通过明确2025年工作具体安排、夯实各部门责任,推动自然教育工作从“基础布局”向“提质增效”深化。具体而言,通过系统规划打造10处示范基地、提升30处现有基地(教育径),研发20套精品课程,发展1000人以上志愿者队伍,统筹开展100场以上覆盖10万人的活动等任务,构建科学合理、体制健全、主题鲜明的济南特色自然教育体系。其深层意义在于,以责任分工为保障,将泉水文化、湿地生态、古树名木等本地特色资源转化为鲜活教育载体,引导公众养成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推动自然教育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既为全龄群众提供亲近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多元渠道,也通过生态价值的多元转换,助力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因园林更美好、生活因园林更幸福”的愿景落地生根,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四、重要举措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凝聚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自然教育。以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等为载体,通过党建联建整合政府管理主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形成泉城自然教育协同推进机制,开展特色公益自然教育活动。并结合公众体验反馈,优化基地设施、课程开发、人才培育及主题活动,服务全龄群众并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二)以多维度优化举措为支撑,全面推进自然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基地网络,对 30 处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开展分级认定工作,并重点打造 10 处特色示范基地,涵盖泉水文化体验、湿地观鸟等主题,凸显差异化特色。强化人才支撑,整合教育、环保等领域的专业资源,构建“管理人才 + 自然教育师 + 专家智库 + 志愿者” 的立体化人才梯队,蒲公英志愿者队伍规模将扩充至1000人以上,充实服务力量。丰富内容供给,以泉水、湿地、植物为核心脉络,研发20套精品自然教育课程,编写“自然泉城”系列丛书;搭建课程资源库,并通过官方公众号对外开放共享,扩大覆盖人群。创新活动形式,联合山东林学会举办山东省自然教育嘉年华活动,统筹全市资源开展100余项主题活动;同时创新奖项评选与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然泉城”专属品牌IP,面向社会征集特色宣传口号标语;依托“济南园林和林业绿化”公众号的“自然大课堂”版块,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相关基地有序开放。拓展宣传覆盖,推进自然教育“四进”工作,借助多渠道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力,切实提升公众对自然教育的参与度与认知度。
(三)拓宽自然教育覆盖场景,强化社会传播与实践影响力。在新建、改建园林和林业绿化项目设计阶段,融入自然教育内容,推动经济林基地、共建花园、共享绿地、古树名木保护等重点工作与自然教育融合,如建设5个特色经济林基地、开展40场以上湿地观鸟活动、在共享绿地设置课程二维码、将主题书屋打造为“阅读+体验”绿色枢纽等,推动生态资源向沉浸式教育平台转化。
五、新老政策修订
本方案是2024自然教育基础年工作的提升:2024年侧重基础建设(如基地初步搭建、课程试点),2025年聚焦“提质增效”,重点打造示范基地、研发精品课程、拓展N+模式,解决覆盖面不足、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实现从“基础”到“优质”的跨越。
六、执行上级政策
本方案严格落实《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新体系”的总体要求,在“培育多元主体、规范场域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加强课程研发、健全标准体系、深化交流合作”的框架下,突出济南市“山泉湖河城”的自然禀赋,聚焦“城市因园林更美好、生活因园林更幸福”工作总基调,对上级指导文件进行了丰富和补充,明确了2025年度工作任务,对全市各区县系统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七、关键词诠释
“1+6+N”体系:“1”指党建引领;“6”指基地体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标识体系、品牌推广六大持续提升;“N”指自然教育与经济林、湿地、古树等多场景融合的模式。
“四进”工作:自然教育走进幼儿园、学校、家庭、社区,旨在扩大受众,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度。
自然主题书屋:是集生态阅读、互动体验、社区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以自然类书籍为核心,设置主题工坊(如种子实验室、泉水科普角),结合季节性活动开展定制化课程(植物拓染、观鸟笔记等)。
八、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
联 系 人:杨宁
联系方式:0531-51708309